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闻廷
秋风乍起,又迎收成时节,岛城一批重点项目也在抓住冲刺赶开展、抢落地。在高新区宝源路邻近的修建工地上,工友们也满腔热忱,为高新区第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建成而繁忙。
现在咱们常常把上班戏弄成“搬砖”,可想而知咱们形象中的工地便是“艰苦之地”的代名词,修建工人更是最辛苦的劳作者。但实在的工地究竟是怎样的,修建工人都干着怎样的活计,下班后又过着怎样的日子,日前“今日我是你”栏目记者就去当了一天修建工人,把工地上正在进行的钢筋捆扎工、外架工、木匠等活都干了个遍,带你走进实在的修建工地,感受一下现代化工地的出产气氛和日子。
工地现已没有“搬砖”工种
记者在中建三局一公司项目书记陈鑫的带领下来到了高新区金茂才智新城A12地块。记者抵达时是上午8点,工人们早现已在各自的岗位上繁忙着。据陈书记介绍,这块项目占地上积三千多平米,两年后将是青岛高新区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记者在陈书记带领下开端了一天的作业。
记者最感兴趣的活是搬砖,传说中的搬砖究竟要一次搬几块砖,走多远的路,重不重……记者一连串的问题让陈书记笑出了声。本来,咱们总是戏弄的“搬砖”早在工地上取消了,没有这个工种了。“现在机械化塔吊全掩盖,不论是砖块仍是钢筋,直接塔吊给吊曩昔,早就不必人搬了。”陈书记说着指了指头顶上20多米高的当地,一台塔吊机正打开“胳膊”吊着一方钢管渐渐划过。“那工地上还有什么力气活吗?”记者本着要干最艰苦的活来的,传闻没有搬砖了还有点小小惋惜。陈书记告知记者,力气活也有,比方外架工,塔吊把钢管吊上正在施工的楼层之后,外架工人曩昔把钢管扛到外架边际拼装,最终这十米的路就需求人扛。记者当即提议钻脚手架爬楼梯,去最上面干外架工。
扛钢筋需求坚持好前后平衡。
工程正开展到五层楼,地上一摊三米多长的黄色钢管,陈书记告知记者这些便是建立外架的钢管,一根20斤重。这些钢管需求搬运到整个修建的四周边际去建立外架。记者马上走到钢管前,从钢管最中心握住上抬,站起来还算轻松。这就像举重运动员从地上拿起杠铃杆,动作便是健身中的硬拉。记者在日常健身中硬拉能做130斤并且循环4组,20斤的钢管对记者来说并不重,第一次测验就轻松拿起。可是接下来是行走,举重运动员只需求举起来也不必走,记者握着钢管的中心部位,测验走了几步仍是没那么简略的。
3米长的钢管左右总会刮到东西,举动不是很灵敏,别的钢管的直径大约5厘米,握起来手指的长度刚刚握得住,生怕手指力度不行掉落砸下来。
此刻外架工人小吴走过来,拖起两根钢管就扛到了肩上,接着大步往外架走去。趁热打铁的流通动作让记者看傻了眼,然后记者学着也往膀子上扛。膀子的受力面积太小了,管子一压上去膀子就很痛,然后扛得太往前就往后坠,扛得往后了就向前坠,总之人要像一个天平相同确保膀子两端的管子长度正好差不多才不会“偏沉”。就这样忍着膀子的痛苦,记者开端了当修建工人的第一个活,扛钢管。
在五层楼高空踩钢管“腾跃”
记者往复几趟,把几根钢管扛到了外架工小吴的地盘上。小吴看着记者蠢笨的动作实在看不下去,所以喊道:“你姿态不对别伤了腰,你要不看看我摆架子吧”。记者一阵高兴,摆架子好,爬高并不惧怕,毕竟是爬过崂山索道支架的人,所以直爽容许了。记者系上安全绳之后开端攀爬钢管,就像小时分爬墙似的还有点小振奋。两根横的铁架子之间并不高,基本上抓住了上面的铁架子,一抬腿一用力就能攀上去。可是站上去之后,铁架的外侧便是五层楼高的高度,外面也没有任何遮挡,地上上行走的人就像在脚下络绎似的变得很小了,尤其是踩着的仍是圆柱形的钢管,此刻记者感觉自己像演杂技的熊,远离地上的感觉让人模糊间有点腿软。仍是赶忙把目光回收,抓住了身边的钢管专注干活吧。
记者跟小吴一同建立外架。
只见小吴一只手攥着一根钢管就爬上来了,然后两腿分隔每只脚踩着一根钢管,就这样在五层楼的高度上脚踩钢管如履平地,敏捷到了记者身边。“我现在要拼装外架了,你抓住了别乱动,跟着看看行了。”瘦瘦的小吴一到了高空脚手架上就有一种武林高手的气势,气定神闲地安慰好记者,然后静心干自己的活。小吴在两根钢管上行走十分自若,底子不必手扶。他左手把转接口架到脚下的钢管上,右手就把手里的钢管插进转接口,再从腰间掏出铆钉枪固定,一根管子十几秒就接上了,毫无中止。“就像小时分的乐高玩具拼装,仅仅这个大了点,还有个转接口需求打钉子加固,其他都相同,多好玩。”小吴朝着不远处一动不敢动的记者喊道。
哪怕有安全绳在,记者仍是不敢动。小吴现已拼装好了几根管子,朝着记者方向走来,边走边喊着:“这个活恐高的人干不了,一上来就惧怕,你快点下去吧。”记者有点不服气,“我不是恐高,仅仅需求习惯一下踩钢管”,说着身体向前折腰,用行将冲刺到结尾的姿态往前打听,心里默念着“三、二、一”一个箭步冲了曩昔,中心用脚尖轻点了一下钢管,稍一落脚不能踩实直接腾空往前跃!两只手朝着前面建立着的钢管猛扑曩昔,似乎那根一米远的钢管便是溺水时能救命的稻草。这一秒钟的“腾跃”似乎时刻阻滞,记者的心脏也跟着暂停了似的。落脚处也是钢管,相同不能实落落地踩稳,此刻记者与前方建立的钢管就像久别重逢的恋人深深拥抱,全身的重心都压了曩昔。因为冲力太大,或许记者的体魄也大,这一跃落地的时分整个架子都跟着震颤了一下,小吴都不由得抓住了身边竖着的铁杆。当记者的另一只脚也总算落了地,往下一看依然是五层楼高度之下的门庭若市。
小吴狠狠批评了记者在钢管上千万不能这样跳跃,然后让记者帮助扶了一下管子,就仓促把人赶了下去:“就算有安全绳,新手也有必定的危险性,你在下面厚道待着吧”。
绑钢筋一秒一个扣,木匠三秒一根钉
从架子上下来,记者想着干点女性精干的活也好,所以在陈书记的带领下去找工地上的女工。工地上女工最多的活便是绑钢筋,在地基上记者见到了绑了十五年钢筋的吴瑞云大姐。
吴瑞云蹲在地基上心无旁骛地作业着,记者在旁边看了好久她都没有抬过头。陈书记介绍道,吴大姐是绑钢筋的白叟了,技能过硬,人也仔细。吴瑞云左手一把铁丝,右手一把水果刀巨细的铁钩子,两只手在地基钢筋网上来回倒腾,手指下面就一个接一个地呈现了小铁扣,快得让人看不清,就像按下了加快键。记者不由得问道:“您一天能系多少个扣啊?”吴瑞云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均匀一秒钟一个,我一天能系上万个扣吧。”
吴瑞云教会了记者绑钢筋。
记者有点不忍心打扰吴大姐的作业,停下一秒钟就会耽搁一个扣,这一天要系一万个扣呢。正在踌躇时,吴大姐从兜里掏出了别的一套铁丝和小钩子,边掏边说:“你感兴趣就试试吧,这活一点也不难,你想干也精干。”说着就把东西递了过来。
绑钢筋便是用手里的细铁丝把反正穿插的两根钢筋在穿插点打结固定。吴大姐给记者演示:先把手里现已是U形的细铁丝从底下穿过穿插点,再从钢筋上方绕过来,这时分铁钩子勾住绕上来的接头,就像扭螺丝刀相同旋转铁钩子,把铁丝拧成麻花状再打个结,一个完好的纽扣就打好了。记者跟着仿照,的确不太难,尽管不能像吴大姐那样一秒钟一个,不过仔细跟着做也是能渐渐打出扣来的。扣了十几个时分,记者发现这个作业最难的不是系扣,而是一向蹲着大腿会很酸。“吴姐,你为啥不坐个小板凳啊?”吴瑞云仍旧头也不抬地说,“坐板凳还得往前拖,多费事,这样蹲着挪动得快,快点干完活快点下班。”记者只能站动身来活动活动酸麻的腿。吴瑞云接着说,“你干的慢没事,千万别投机取巧啊。”记者静静蹲下来持续打扣。
陈书记蹲下来告知记者,绑钢筋看着简略,新手也一学就会,其实它的方法也分顺扣法、十字花扣、套扣等等,依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选用不同的扣法,并且钢筋的衔接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像吴大姐这样的老技能工人也是工地上十分重要的工种。据了解,她们一天的薪酬到达400元。
记者向木匠老王讨教钉钉子技巧。
陈书记持续带领记者来到木匠区,木匠老王正在往木架上钉模板。“一根架子上7个钉子,摆放间隔要均匀。”记者听着老王的介绍,开端拿锤子帮助钉钉子。钉钉子也不难,仅仅老王的开展很快,一个钉子三四下就狠狠凿进了木板里边,记者要好好扶着,又怕砸到手,手一拿开钉子就被砸歪了。重复几回,老王有点“厌弃”记者浪费了他好几根钉子。
午休四小时,还有“大床房”
钉钉子的老王跟记者说他到点吃饭了,记者一看时刻才10点半。本来工地上的午休时刻是从10点半开端的,一向到下午2点半,午休时刻4个小时。陈书记向记者解释道,“一到正午就上来太阳了,日晒高温下工人太辛苦了,正午头就都叫咱们回去歇着了。”
工地上的歇息间歇。
所以记者也跟着干了一上午活的工友们进了职工食堂。
记者对工地的形象还停留在多年前黄渤演的电视剧《民工》里,电视剧中的住宿和吃饭环境实在是有点艰苦,成果当天到了实在的工地,完满是别的一番现象。中建三局一公司这片工地的日子区和作业区是分隔的,200米的间隔让作业和歇息完美阻隔,也阻隔了工地上的尘土和杂音。日子区主干道的一侧是职工宿舍,另一侧是职工食堂。食堂宽阔亮堂,自助取餐。这儿的菜是自己取餐之后按斤称算钱的,一般一顿饭10块钱左右。记者看到当天的膳食有8个菜,其间6个是荤菜,辣炒鸡心和回锅肉看起来色泽诱人,主食有馒头、花卷、煎饼等等。正在这儿吃饭的钢筋工孙师傅对这儿的饭菜拍案叫绝,“比我老婆炒菜好吃多了哈哈”。孙师傅说他年头就来了,在这儿日子得很好,吃睡不愁,还攒下了不少钱。
记者在食堂中遇到了钢筋工小吴,所以一同吃完饭跟着小吴进了宿舍。他的别的三位工友现已在床上歇息开端打游戏了。宿舍是四人世,记者一进门就感觉到凉气迎面。外面阳光暴晒,里边的空调开着,小伙子们正在里边打游戏。“小吴把一块西瓜塞到记者手里,“来,吃块西瓜吧”,记者慨叹没想到工地上早已完成了热天躺平的舒适形式。陈书记告知记者,工地上除了吃饭是按斤收费的,其他的配套设备都是免费的。空调随意开,洗澡也是24小时热水。日子区高两米六、直径两米五的银色大圆桶便是空气能热水器,能包容15吨水。
小吴曾经觉得午休4个小时挺长的,还常出去打篮球,现在天热的话只想在宿舍躺着玩游戏,打输了的舍友去超市给咱们买冰棍。他说兄弟们都是老乡,一同干活一同歇息的气氛特别好,就像上学的时分相同单纯又高兴。最重要的是,外架工一天550元的薪酬也让他们一帮工友挺满足的,最大的愿望便是攒够了钱回陕西老家娶个媳妇,小吴一脸神往地说。
除了四人世的独身宿舍,工地上还有74间夫妻间,假如两口子都在工地上干活,还给免费分配一间大床房。记者看到一位吴姓大姐的夫妻间,显着比小伙子们的独身宿舍温馨许多,床头摆放着小熊玩偶,门口还摆放着几棵绿植。吴大姐告知记者,她和老公从河南来青岛打工两年多了,把青岛的五四广场、栈桥这些景点都逛遍了。她觉得不论在哪,两口子能在一同便是个家。她和老公正算计着等再攒点钱,就把两个孩子也接到青岛来上学。
办理层满是90后,鼓舞式办理抓防疫
一向带领记者的陈书记其实是个90后,名叫陈鑫。他告知记者,其实工地上的办理人员都是90后,均匀年龄27岁。除了他是青岛本地人,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外地来青岛的,这个工地对咱们来说就像是一个咱们庭,让他们很有归属感。
办理层在工地上的活也并不轻松,他们担任工地上的安保、餐饮、防疫、防暑、财政等等。办理层也要轮班夜间巡查,为了避免工地上的钢筋被偷,也重复查看电梯井盖有没有盖严实,白日架子工搭的架子牢不结实之类的。“工地上没小事,一个小小的松动都可能是要命的大事。”陈鑫慎重地说。陈鑫作为领导,面临的除了像小吴相同的同龄人,还有许多像木匠老王相同跟自己父亲一般年岁的人。所以在办理上,陈鑫并不想过于苛刻以至于让人有压迫感。
“在工地上时刻久了,咱们吃喝拉撒总在一同,真的就像一个家,每个人的爱情都很好,我是诚心想着让他们安全全安地把钱赚到手。”陈鑫说着给记者展现了一叠“赞誉卡”,“这是我自己规划,也是我自己找当地印刷的,只需一个星期内没违背任何安全纪律的就可以领一张赞誉卡,然后去食堂免费打一次饭。”陈鑫攥着一叠赞誉卡较为慨叹,自从有了赞誉卡,咱们都比较喜爱这种鼓舞式的办理方式,而全部办理的意图便是让每个人都安全劳作,安全回家。
小小赞誉卡表现了办理者的仔细。
入伏今后,陈鑫还叮咛食堂每天煮绿豆汤往工地上送,藿香正气水也准备充分。最近几天,防疫作业又成为陈鑫每天放在心尖上的事,“工地上有200多兄弟姊妹,疫情关键时期就算工期再紧也不能忽视了防疫”。陈鑫每天组织保洁人员分上午、下午守时定点地值勤消毒灭菌,把工人集合的食堂、洗澡间、超市等等当地喷洒消毒液,公共区域的栏杆扶手等当地每天至少用酒精擦洗两遍。除了守时定点消杀,工地上的门禁体系也比平常愈加严厉。有面部辨认功用的旋转门在工人面部打卡成功后才干滚动180度放一人通行,进了面部辨认的电子门禁之后还有专门的作业人员进行二次人工查看,丈量体温挂号以及查看14天内健康行程码。
工地上每日两次守时定点防疫消毒。
陈鑫告知记者,从吃喝拉撒到防暑防疫,工地上没有小事。他手底下200多名工人背面都有等着他们安全回去的家庭,有留守在家等着爸爸聚会的小孩,有盖好瓦房等着儿子回来娶媳妇的爹娘...... 陈鑫每逢听到外地朋友对家园青岛的赞许,他心里都为自己工地上朝夕相处的亲人们骄傲。那些像他父亲相同不善言辞的老王、像他弟弟相同生动好动的小吴、像他姐姐相同温顺贤惠的吴大姐们,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青岛的工地上成为这座城市开展的一颗颗螺丝钉。陈鑫也有激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做好后勤保障,在工地受骗好一个为兄弟姐妹们服好务的90后“小家长”。
爬上五层楼外架的激动自拍。